我国文学翻译队伍后继乏人

发布时间:2005-01-18       浏览次数:2510       文章来源:

新华社上海1月17日专电(记者赵兰英)刚揭晓的第3届鲁迅文学奖, 优秀翻译奖中缺席3位。在此以前上海举办的卡西欧杯翻译竞赛中, 一等奖空缺, 二等奖惟一获得者是新加坡的一位小伙子。此间人士疾呼,我国文学翻译人才青黄不接, 后继乏人. 也许有人不信, 在改革开放25年后的今天,难道会缺文学翻译人才?试看东南西北,城市孩子哪一个不是在小学甚至幼儿园时就学习外语了。每年的四六级,甚至更高级别的GRE等外语考,吸引的不是几千而是几万,甚至是几十万考生。再看一些专业领域, 求职也好, 评职也罢, 首要的都是外语考试。在一些高校,教师无可奈何地对记者说,在文科一些专业,很多学生从进校到毕业,主要精力不是花在专业, 而是外语上。 一方面全民学外语,一方面又缺翻译人才,这一严重相悖的现象是如何产生的?在上海译文出版社, 当记者向总编辑叶路提出这一疑问时, 他毫不犹豫地答道:“翻译人才确实青黄不接。可以说,我们还没有形成一支专业翻译队伍,更鲜有在全国叫得响的大师级的翻译家。”在中国翻译界,我们曾经拥有一长串如雷贯耳的名字:朱生豪、傅雷、孙大雨、戈宝权、卞之琳、曹靖华、包文棣、草婴、叶麟鎏等等。今天,文学翻译界还能排出几个这样的名字呢? 文学翻译人才后继乏人,与现有的一些不合理机制有关。比如说,如果搞同声翻译,一天的报酬有好几千元,而文学翻译一千字只有60至70元,文学翻译的价值无法体现。今天做些文学翻译工作的主要是高校教师和出版社编辑。但是翻译作品往往在评职称时,派不了用处。因为有规定,翻译作品不能作学术成果。如此,既无利又无名,自然没人愿意在这个领域长久坚持下去。 文学翻译是一项高难度的艰苦劳动,需要一种献身精神的。上海译文出版社决定翻译出版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名著《追忆逝去的时光》。这部作品共7卷,200多万字,由法文翻译家周克希翻译。周克希翻译这部书则需要9年时间。曾经翻译《新莎士比亚全集》《呼啸山庄》的翻译家方平深有体会地说:“翻译是要坐冷板凳的,不能盼望有多大回报。”著名俄罗斯文学翻译家草婴说:“我这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,翻译了托尔斯泰的作品。” 几年前, 翻译家章含之来沪,有人问她做了这么长时间的翻译工作,感觉最困难的是什么?章含之不假思索地回答:“是对自己文化的了解。”她认为,文学翻译尤其要求译者有良好的文学功底。今天的大多数译者,往往外语水平可以,中文却不行。学好母语,至关重要。 据了解,目前每年我国将引进翻译作品1万多种,今后将会引进更多。改变文学翻译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,刻不容缓。
0